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国民经济管理

  • 数字经济、人口红利与共同富裕

    王园园;冯祥玉;

    基于2011—2020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推进共同富裕,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面板门槛模型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存在非线性递减效应。从不同维度来看,数字经济发展初期减贫效应不明显,跨越门槛值后效应变得显著,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先缩小后扩大的非线性特征,而对居民收入水平存在非线性递增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数量型人口红利、质量型人口红利与配置型人口红利跨越门槛值后,数字经济发展将会在更大程度上推进共同富裕。

    2023年06期 v.45;No.368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9K]
  • 产品生产能力提升、生产结构复杂性与经济增长——基于产品空间理论的实证分析

    董一一;宋宇;

    基于产品空间理论,分析了基于能力积累的与更复杂产品有关的生产能力提升过程,以及随之而来的生产结构复杂性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运用中国各地区企业出口产品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基于现有能力积累,更复杂的产品生产能力提升过程总体有助于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增长;更复杂的产品生产过程主要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影响专业化分工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向着高复杂度产品跃进能力的有限性是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有助于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增长。

    2023年06期 v.45;No.368 1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9K]
  • 数字技术使用、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与农户经营性收入差距——基于CLDS数据的实证研究

    徐静;万俊毅;韩亮;

    基于2016年和2018年CLDS数据,考察数字技术使用对农户经营性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技术使用造成农户经营性收入差距,且在不同资源禀赋群体中存在显著差异;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能够熨平数字技术使用造成的农户经营性收入差距,并在不同作物地区呈现异质性;相比经济作物地区,粮食作物地区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更能缓解数字技术使用对农户经营性收入差距的影响。

    2023年06期 v.45;No.368 3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3K]
  • 农村住房会影响农村居民社会阶层认同吗——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证据

    董渤;王玉庭;李哲敏;

    基于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发现农村住房总体上具有积极的社会效应,农村住房面积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阶层认同,考虑房屋类型、室内环境等条件后的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分析表明,收入不平等成为调节农村住房能否影响农村居民社会阶层认同的关键变量,截止到2018年,面积更大且更新颖的农村住房更有利于提升高收入群体的社会阶层认同。政府须借此机会完善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制度,探索将常住人口作为农村住房建设的重要参考指标,宣传节约集约的农村住房消费观念。

    2023年06期 v.45;No.368 4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4K]

金融与投资

  • 共同富裕背景下个体禀赋如何影响慈善捐赠

    刘一伟;和宇航;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个体禀赋对居民慈善捐赠的影响。研究发现:个体禀赋对慈善捐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城镇居民以及男性群体中影响更加明显,这一结果在通过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及进行替代变量检验后依然成立;个体禀赋对居民慈善捐赠的影响机制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提升居民社会信任、生活信心与生活满意度。建议政府大力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并注重通过提升居民的个体禀赋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从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2023年06期 v.45;No.368 60-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8K]

产业经济

  • 人力资本集聚、数字经济发展与“产业—消费”协同升级

    周国富;董子祎;申博;

    基于当前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将人才、数据等新型创新要素与供需两端循环升级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定性分析人力资本集聚与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消费”协同升级的单一效应、交互效应及异质性影响,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人力资本集聚与数字经济发展均能显著推动本地区“产业—消费”的协同升级,且人力资本集聚正向溢出效应明显,而数字经济的辐射作用却表现出空间异质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力资本集聚与数字经济发展在促进“产业—消费”协同升级的过程中存在协同互补效应,但“虹吸效应”和“数字鸿沟”的存在,导致要素空间配置失衡,减弱甚至抵消了这种作用。

    2023年06期 v.45;No.368 7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7K]

工商管理

  • 家族企业交接班意愿与企业社会责任

    陈怡欣;靳瑞杰;

    在“共同富裕”背景下家族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颇受关注。家族企业行为不仅取决于父辈企业主的交班意愿,还取决于子女继任者的接班意愿,但学界对两者的匹配与否及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缺乏探索。基于全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交接班意愿同时存在对家族企业员工社会责任和慈善社会责任具有正向影响,交接班意愿同时缺失对两类社会责任则具有负向影响,而交接班意愿分歧对两类社会责任无显著影响。拓展性研究显示,上述结论在环境社会责任的环境治理投入和环境创新产出分析中仍然成立。

    2023年06期 v.45;No.368 8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1K]
  • 长期导向投资韧性、数字化转型与家族企业国际创业

    伍兆祥;代吉林;李胜文;

    以中国2003—2020年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实证研究家族企业长期导向投资韧性与国际创业的关系,并检验数字化转型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沉淀冗余资源和非沉淀冗余资源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长期导向投资韧性与国际创业正相关,沉淀冗余资源负向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数字化转型在家族企业长期导向投资韧性与国际创业之间发挥积极的中介作用,沉淀冗余资源负向调节数字化转型的中介作用,非沉淀冗余资源正向调节数字化转型的中介作用;拓展分析发现,市场竞争环境、高管团队教育和海外背景异质性正向调节家族企业长期导向投资韧性与国际创业的关系。

    2023年06期 v.45;No.368 9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4K]

财务与会计

  • 产业政策支持的微观共同富裕效应——来自企业内部分配的证据

    王铷州;董明晴;

    基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视角,考察产业政策的微观共同富裕效应。研究发现,产业政策支持显著降低了企业内部薪酬差距。机制检验发现,产业政策支持可通过促进行业竞争、改善企业信息环境影响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中央产业政策,地方产业政策支持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治理作用更为显著,且当央地产业政策协调一致时最为显著;在民营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较高企业、所在地区法治环境较好企业中,产业政策支持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治理作用更为显著。本文研究扩充了评价产业政策的理论视角,对共同富裕背景下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也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2023年06期 v.45;No.368 11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0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