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国民经济管理

  • 个人风险偏好与家庭生育决策——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新证据

    王浩名;柳清瑞;

    基于行为经济学理论,分析了个人风险偏好对家庭生育决策的影响机制,并采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微观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个人风险承受度提高使家庭生育子女的可能性平均降低了18.69%。在考虑性别和城乡差异、调整风险偏好的测度方式、调整家庭生育的代理变量、解决数据和样本的选择性偏误后,结论仍具有较强稳健性。机制分析表明,经济和非经济因素对风险偏好具有调节作用,影响了家庭生育水平。在中国实行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和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后,应以家庭行为倾向作为生育政策调整的依据。

    2023年03期 v.45;No.365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2K]
  • 互联网使用与女性生育意愿——兼论中国女性生育意愿的结构性降低

    蒲艳萍;张岚欣;袁柏惠;

    基于2014年和2018年CFPS数据,探究互联网使用如何影响女性生育意愿,并从互联网微观视角分析中国女性生育意愿结构性变化的成因。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抑制了女性生育意愿,且通过增加生育机会成本和工作—家庭协调成本、推动生育观念转变、促进生育信息交换来实现。在城乡地区,互联网使用通过弱化信息交换限制,更大程度地抑制了身处“信息传递困境”的农村女性的生育意愿,城乡生育意愿趋于收敛;在农村内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越柔化的村落,互联网使用所引致的女性生育意愿自发性转变强度越大,村落女性生育意愿持续向低水平趋同。

    2023年03期 v.45;No.365 1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8K]
  • 大学文凭还有助于农家子弟提升社会阶层认同吗——以体制内身份获取优势为研究视角

    何兴邦;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研究发现大学文凭仍然能够显著提升农家子弟的社会阶层认同,其中体制内身份获取的优势是农家子弟提升社会阶层认同的重要中间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体制内身份更有助于提升来自民营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较年长和本土工作的农家子弟的社会阶层认同。决策者一方面应进一步完善体制内人才选拔和监督机制,推动机会公平;另一方面要扭转农家子弟根深蒂固的职业观念,引导其选择与自身最为契合的职业发展路径。

    2023年03期 v.45;No.365 3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金融与投资

  • 数字金融、数字鸿沟与居民消费

    贺建风;吴慧;

    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对数字金融、数字鸿沟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不仅能够显著促进居民总消费,还能通过拉动高档商品消费、抑制基本商品消费,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且这种影响具有滞后效应;数字金融对居民消费总效应的影响在城乡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数字金融对数字鸿沟的影响作用具有显著的城乡异质性,数字金融通过弥合数字鸿沟扩大居民消费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农村组;数字金融对数字鸿沟的弥合是扩大居民总消费的重要机制,实现该机制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村居民对计算机、互联网、电子支付、网络购物等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力。

    2023年03期 v.45;No.365 4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8K]

产业经济

  • 产业结构升级、教育提升与中国城镇女性就业——基于教育水平与产业结构协同发展的视角

    马光明;

    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女性高等教育普及率大幅提高,可能对女性就业存在显著影响。本文基于女性受教育水平、产业结构与女性就业三者关联视角的实证研究发现,当地第二产业内部代表低端制造业的加工贸易比重越高,女性高等教育普及率的提升越难以促进女性就业;高端服务业越发达,女性高等教育普及率提升越能促进女性就业。稳健性与异质性检验显示,教育促进城镇女性就业的效果受到当地产业结构升级状况的制约,当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教育促进城镇女性就业的效果就会显著增强,且女性受教育层次越高,刺激效果就越强。

    2023年03期 v.45;No.365 5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2K]
  • “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产品贸易促进效应

    李月;王飞;

    通过匹配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世界银行数据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数据库,运用DID模型评估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于文化产品贸易的促进效应,并基于“五通”指数进行了机制分析,最后基于不同国家特质与不同文化产品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中国文化产品贸易;该效应主要通过“五通”机制中的政策沟通、民心相通、贸易畅通和设施联通发挥中介作用,资金融通的中介机制尚不显著;该效应具有异质性,在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政治稳定安全国家的贸易中更为显著,且相较于创意型文化产品,对劳动密集型文化产品贸易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

    2023年03期 v.45;No.365 6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3K]

工商管理

  • 超常增长与数字化转型——来自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赵磊;赵纳晖;杜雨晴;

    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应用机器学习KNN算法匹配数字化转型程度指标,研究了超常增长与数字化转型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超常增长对数字化转型具有抑制效应,其影响在订单式生产企业和离散型生产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企业借助并购重组实现密集型发展是超常增长的起因,企业并购重组直接导致组织变革,进而对数字化转型产生负向影响;企业加大数字化投入、提高数字化领导力,可以缓解甚至扭转超常增长对数字化转型的抑制效应。

    2023年03期 v.45;No.365 8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0K]
  • 议价能力、商业信用与企业绩效——基于融资约束视角的分析

    张泽宇;

    利用2000—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引入外部融资约束程度衡量企业议价能力,检验了议价能力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融资约束越强,现金流越短缺,商业信用融资规模反而下降,表明议价能力对商业信用融资具有扭曲效应,且在国有企业中该扭曲效应更强。同时,货币政策紧缩和较低的金融发展水平会显著加剧该扭曲效应。经济后果方面,融资约束越强的企业通过提供商业信用的方式虽然提高了资产周转率,但降低了营业净利率,总体上降低了企业绩效。

    2023年03期 v.45;No.365 9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6K]

财务与会计

  • 应披尽披还是形象美化——绿色信贷政策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

    陈启博;

    以《绿色信贷指引》实施构建准自然实验,考察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政策提高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意愿和正面信息披露,减少了负面信息披露,但没有提高信息披露依规度。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通过降低受限企业的银行信贷可得性影响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该结论表明,环境信息披露在企业面临政策引致的信贷约束冲击时充当了合法性管理的工具。虽然绿色信贷政策促进了企业披露环境信息,但企业并非按照环保部门要求应披尽披,而是利用信息披露进行环境形象美化以缓解政策冲击带来的信贷约束。

    2023年03期 v.45;No.365 11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5K]
  • 下载本期数据